当数字金融遇上共同富裕
作者
杨 望 腾讯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
内容导读:
1、核心逻辑。共同富裕,简单来说是“共享富裕”,简称“共富”。先创“富”,再“共”享,进而实现共同富裕。创“富”,国强才能民富,中国经济40年保持7.5%的高速增长,人均GDP跨越1万美元,步入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行列。“共”享,共同享受国家富强发展成果,逐步形成“橄榄型”(中间大、两头小,指代中间富裕庞大、极富极贫群体少)社会。
2、关键问题。中央财经委员会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提出:“鼓励勤劳致富、创新致富、先富带后富、帮后富,不搞“杀富济贫””。由此可见,共同富裕的关键问题在于财富创造与共享。财富标准,我们可近似用产值总量规模和人均产值规模来测算。创“富”和“共”享,可以从产值总量和人均产值两个角度提供解决方案。
3、数字金融。在诸多经济金融工具中,我们找到数字金融。其同时具备数字普惠化和资产全球化的特质,包含支付、理财、保险、基金等金融科技组件,可助推共同富裕。因此,我们提出数字金融促进共同富裕(Digital finance promotes common prosperity,简称为DFPCP)的逻辑路径(请见图5)。数字金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,实现创“富”。数字共享经济模式,实现“共”享。
共同富裕的关键问题提到共同富裕的关键问题,不得不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矛盾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:“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”。高质量发展如何匹配美好生活?明确到推进共同富裕的今天,我们知道:已不再是少数人的富裕,而是全体人民的富裕。进一步思考,为什么要推进共同富裕?因为,财富积累不等。财富不等,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,都已经达到历史较高水平。我们衡量财富积累差距有多大?有两个角度理解起来更为直观:主要经济体中前1%个人财富占全国财富比重,全球财富分配构成“M型社会”。学者花长春(2021)用wind数据,对全球经济体前1%个人财富占比,作了准确详实的国别分析(图3)。美国前1%财富比重已重回1930年经济危机时期水平40%。欧洲前1%财富比重稳中有降,居民福利水平较07年欧债危机有所抬升。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近40年,前1%财富比重上升快,已显著超过97年东亚金融危机时期水平,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。
数字金融的推动路径当我们提出“发展数字金融,推动共同富裕”,意识之中,自然会问到自己以下两个问题:1. 数字金融如何创“富”2. 数字金融如何“共”享
对于这两个问题,我们提出数字金融促进共同富裕(Digital finance promotes common prosperity,简称为DFPCP)的逻辑路径(请见图5)。数字金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,创“富”。数字共享经济模式,“共”享。
[1]姜雪.“十四五”时期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[J].宏观经济研究,2020(12):5-19.
[2]李实,陈基平,滕阳川.共同富裕路上的乡村振兴:问题、挑战与建议[J].兰州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21,49(03):37-46.
[3]罗楚亮,李实,岳希明.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分析(2013—2018)[J].中国社会科学,2021(01):33-54+204-205.
[4]金观平. 牢牢把握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[N]. 经济日报,2021-08-23(001).
[5]白重恩,钱震杰.劳动收入份额决定因素: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[J].世界经济,2010,33(12):3-27.
[6]芦彩梅,王海艳.数字金融、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——基于中国280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[J].金融与经济,2021(07):22-30.
[7]何宜庆,王茂川,李雨纯,李佳欣.普惠金融数字化是“数字红利”吗?——基于农村居民财富增长的视角[J].南方金融,2020(12):71-84.
[8]张晓晶,张明,董昀.新发展格局下的金融变革[J].金融评论,2021,13(01):1-20+121.
[9]Alvaredo F. The World Inequality Report[M].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, 2018.
[10]杜晓宇.金融科技人才和城市竞争力关系的四个维度.在“2021国际货币论坛金融科技分论坛”的演讲. [EB/OL].(2021-08-10).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8AVN01sjXPNZ-g_ZQGUu4w.
[11]花长春,田玉铎.全球财富分配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初探[J].金融发展,2021(01):24-44.
[12]杨望.金融科技变中求进[J].中国金融,2021(04):35-36.
往期文章